2010年10月,小戲節首次在台北街頭現身,靠著平時生活中與店家的交情,並且說服了9位創作者,展開一系列在各個特色空間裡上演的一齣齣華麗冒險。從那時起,「超親密小戲節」寫入了台北藝文觀眾的10月行事曆裡。
我們從物件╱偶戲裡,發現了一種令人感到親密的美感經驗,它無關乎度量衡的數字—作品規格、空間大小、距離遠近—這股親密感的生成是來自操演人的細膩控制,以及拿捏在生活物件轉譯成藝術語彙之間詩性意義的內在流動;排除語言之後,物件╱行為╱聲音╱光線╱陳列╱影像的連續暗示,所召喚出的人的共性。隨著作品傳遞到觀眾心裡的是綜合著記憶╱觸覺╱氣味╱歷史╱情感╱時間的各種面貌。
這個十年裡,因交通建設改變了城市風景、居住正義形成人口組成重新部署、商業區域的經濟活動密度大幅轉移,超親密小戲節走路看戲、看戲走路,透過藝術節認識城市的過程,也讓我們和社會一起感受變化時的脈搏起伏。
每年小戲節都在嘗試新的風格——偶遇紀錄片、文件展、英語導覽隊伍、結合app科技的無人導覽、加入「小孩也可以看系列」作品、跨過台北邊界前深入更多歷史與現代重疊的生活場所。十年來,因為不同的成員帶著不同的觀點加入小戲節行列,做出多樣的變化和嘗試。不變的是,背後相同的出發點:如何能讓我們希望傳遞的藝術價值被不同生活背景的他者所理解?如何溫柔而不冒犯地介入在地並產生關聯?如何透過物件/偶戲啟動個人的感官與情感?
今年之初,世界共同面對疫情難關,在這期間人們的活動範圍被侷限,因著這樣的契機讓我們重新思考:「表演藝術與人的關係」在當代社會的語境下如何產生親密感?如今人們對網路、螢幕的使用時長,已經成為現代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,如何重新找回觀看體驗的現場性,成為我們必須適應和處理的社會挑戰。
迎向第十年的到來,2020超親密小戲節維持一貫的三區九齣小戲,橫跨古亭、江子翠、大安生活圈,帶著觀眾走路看戲、看戲走路,今年的九個演出將集合分屬在不同的創作向度之中:調度敘事與非敘事創作的金鐘編劇詹傑、劇場導演李銘宸、羅棋諠;玩轉燈光、空間、聲音的劇場設計師鄭烜勛、曾彥婷、陳冠霖、賴奇霞、莊知恆;偶戲創作組合新生代囝仔人劇團、戲偶製作高手梁夢涵、陳佳豪,以及策展人石佩玉和歐佳瑞等十五位台灣藝術家。
經歷了8屆、16區、72號作品、1440分鐘,十年小戲,依然親密。